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【汤医科普】 正确认识脑梗死,谨记“1+3+8”原则!

【汤医科普】 正确认识脑梗死,谨记“1+3+8”原则!

2025-03-04 来源:才安养生

正确认识

脑梗死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数据,脑梗导致的死亡率在我国占所有疾病死亡的20%左右,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疾病,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。而在我国,脑梗的10年死亡率高达约40%,这意味着一旦罹患脑梗,患者面临长期健康风险和生活质量的下降。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个简单的记忆法则——“1+3+8”原则,“1”即一个中心概念;“3”即脑梗的三大常见症状;“8”即预防脑梗的八大关键措施。掌握这个原则,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和预防脑梗死。

“1”—— 一个中心概念

脑梗死俗称“中风”,是一种因大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气,从而发生损伤或死亡的疾病。这种病症通常起病急骤,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,如偏瘫、失语、感觉障碍等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对于脑梗死,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
“3”——三大常见症状

➤一看“脸”:观察患者的脸部表情和面部特征。脑梗死可能导致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,使患者出现一侧面部下垂、嘴角歪斜、眼睛无法完全闭合或表情不对称等症状。一旦发现这些症状,应立即警惕脑梗死的可能性。

➤二听“言”:注意患者的言语能力和表达清晰度。脑梗死可能导致语言障碍,包括失语、构音困难、言语不清或理解能力下降等。若患者突然出现无法说话、说话含糊不清或难以理解他人言语的情况,这可能是脑梗死的早期信号。

➤三感“肢”: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感觉功能。脑梗死可能导致肢体无力、麻木、刺痛或失去协调性。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臂或腿部无力、行走不稳、跌倒或无法完成简单动作等情况。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脑梗死的可能,需要立即就医。

“8”——八大预防措施

通过上述介绍我们能够了解,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,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,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风险。以下是预防脑梗死的八大关键措施:

➤控制血压: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,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。建议每日晨起后测量血压,一般人群推荐将血压控制在140/90mmHg以内,可耐受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控制在130/90mmHg以内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

➤调节血脂:保持血脂在正常水平,有助于维护脑血管健康。脑梗死患者属于ASCVD患者,属于血脂危险分层中的极高危人群,通常需要将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控制在1.8mmol以下。

➤戒烟限酒:研究显示,吸烟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%;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~3.5倍;吸二手烟者脑卒中风险增三成;如果吸烟者也有高血压病那么脑卒中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。同时,酗酒造成脑卒中死亡率为不饮酒者的3倍。因此,戒烟限酒对于预防脑梗死至关重要。强烈建议吸烟者戒烟,非吸烟者避免吸入二手烟!并且要限制酒精摄入,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,女性不超过15g!

➤合理饮食: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,增加谷类、豆类、水果、蔬菜,低脂奶制品的摄入;减少钠盐摄入,增加钾的摄入量。

➤控制体重:脑梗塞患者需保持或减轻体重,使BMI维持在18.5-24.9kg/m2,腰围<90cm,这也是主要的针对脑梗塞的预防措施。

➤定期体检: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体检,包括血糖、血脂、血压、心电图等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。

➤保持良好心态: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预防脑梗死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减轻精神压力,有助于维护脑血管健康。采用心理治疗,如认知行为疗法(CBT),可帮助患者改善情绪,增强应对策略。➤适度运动: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,每周至少进行3次,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(如步行、骑自行车等),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,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。

总之,预防脑梗死,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,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通过了解“1+3+8”原则,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脑梗死,掌握其预防措施,从而降低发病风险。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为自己的健康负责,也为家人的幸福护航!

参考文献

[1]罗予华.突破奇迹——脑梗死后康复的科学方法[N].医药养生保健报,2024-08-03(011).

[2]陈浪.浅析脑梗死的预防与治疗策略[N].农村医药报(汉),2024-07-22(007).

[3]王旭静.脑梗死防治全方位指南来了[N].甘肃科技报,2024-05-27(008).DOI:10.28504/n.cnki.nkjxn.2024.000176.

[4]白剑,李健.争分夺秒治疗脑梗死[N].保定日报,2006-06-15(B02).

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

护师

秦小娇

本科学历,从事临床康复护理工作十余年,熟练掌握临床各项护理操作技能,擅长神经康复护理。

温馨提示

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,无需选择定点医院

北京小汤山医院

Top